三年亏损 13 亿 工业互联网赛道到底行不行?_全球时快讯

来源:亿邦动力 时间:2023-03-28 20:20:14
文丨胡镤心

编辑丨张睿

【亿邦原创】工业互联网企业上市之路,又到了关键时候。

树根互联 2022 年 6 月 2 日提交招股书之后,因财务资料超过六个月有效期加三个月延长期,2022 年 9 月 30 日上市审核中止;2022 年 12 月 26 日树根互联更新了 2022 年半年度财务资料,又九个月过去了,其上市进程将面临再一次中止


【资料图】

处于上市辅导期的的徐工汉云,以及意欲上市的卡奥斯,走向二级市场的道路也不见进展。

但从政策角度,工业互联网仍然是热点:连续六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地方政府高度关注,自 2023 年 1 月以来,25 个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工业互联网,22 个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对工业互联网 2023 年规模发展做出政策部署。

目前,国内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 248 家," 双跨平台 "29 家。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 45 个国民经济大类,助力制造业、能源、矿业、电力等各大支柱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培育 8 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遴选 381 个试点示范项目。根据中国信通院预测,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预计 2025 年破 2 万亿,2021-2025 年均增速近 19%。

为了支持工业互联网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2 年 4 月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 2022 年工作计划》,提出将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互联网企业 IPO 上市,并引导创投基金等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初创企业的投入力度。

一边盈利方式单一、连年亏损,一边政策支持、市场广阔,冰火两重天之间,工业互联网企业上市,到底行不行?

01

含着金汤匙出生,被资本喂养长大

美国西海岸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全球制造业龙头都跟着栽了进去。

工业互联网发轫于 2012 年,GE 为了抓住互联网大潮的机会,雄心勃勃要转型为一家软件公司,时任 CEO 的伊梅尔特强调,"GE 昨天还是一家制造业公司,一觉醒来已经成为一家软件和数据公司了。"

GE 要变成全球前十大软件公司,这个蓝图的载体就是工业互联网。2013 年,GE 推出工业物联网平台 Predix。

2014 年西门子推出了工业云平台 MindSphere,法国电气巨头施耐德推出了工业物联网平台 EcoStruxure,瑞士自动化设备公司 ABB 联合 IBM 推出了数字化平台 ABB Ability。

2015 年后,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美的、海尔等龙头企业也将信息部门或物联网部门分拆出来独立发展,分别成立了树根互联、徐工汉云、美云智数、卡奥斯,以 " 中国版 GE" 为目标,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中国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标配。

这几家公司先后完成多轮融资:树根互联完成了 7 轮融资,徐工汉云完成 5 轮融资,卡奥斯完成 5 轮融资,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是这三家共同的投资方,IDG、腾讯、经纬、高瓴等众多知名投资机构也纷纷注资。

2017 年到 2019 年,政府开展示范性项目的申报进行补贴,部分工业互联网企业以此为生;2019 年之后,工业互联网平台更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面向大型工业企业提供服务。

至此,国内工业互联网实践从项目走到产品、从产品走到平台,最后形成 "PaaS 平台——应用——行业解决方案 " 的 3 层产品体系,开始基于工业 PaaS 平台及 APP,为工业企业提供服务。

从行业格局来看,国内工业互联网形成了以 " 双跨 "(跨领域跨行业)平台为首的工业互联网梯队。

《IDC MarketScape: 中国数字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2022 年厂商评估》

从应用场景来看,工业互联网的增长主要来自智能制造,也就是对工厂的数字化改造。

图片来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白皮

在行业应用中,工业互联网逐渐从工程机械、能源、电力、机加工、冶金等产值高、设备价值高、能耗高的行业,向农业、餐饮、快销等附加值低的行业延伸。

图片来源:IDC

A 股工业互联网概念公司,工业富联走特批路线,工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占比不到 1%,宝信软件、东方国信等均作为软件公司上市,2015 年后新增工业互联网业务。

但通用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市之路并不顺利。

2022 年 6 月 2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显示受理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稿,2022 年 6 月 29 日,上交所发出问询函,至此,树根互联的 IPO 之路一直卡在问询环节。上交所官网显示,树根互联至今仍在等待通过。

徐工汉云也在上市辅导期,拟在创业板上市。徐工汉云由徐工集团孵化,早在 2020 年 9 月,徐工机械就发公告拟将其控股子公司徐工信息(今天的徐工汉云,徐工机械持股 45%),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22 年底,徐工机械仍在互动平台表示,徐工汉云拟在创业板上市,目前还在辅导期。

卡奥斯的上市传闻也一直不绝于耳。2020 年 7 月,海尔智家宣布拟以 40.6 亿元转让其持有的卡奥斯 54.50% 股权,接盘方同样为海尔集团旗下企业。当时就有媒体分析称,此举或为卡奥斯单独上市做准备。

02

商业模式之困:投入大,亏损多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开放的新型网络平台,综合应用新型信息技术和传统工业技术把设备、生产线、员工、工厂、仓库、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等要素连接起来,打通工业制造生产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无论 GE 还是国内制造企业,显然低估了数字化转型的难度,高估了平台的通用性。

2018 年,GE 业绩急转直下,工业互联网业务始终未盈利,Predix 在 2021 年被分拆为三家独立公司。

树根互联的招股书展示了工业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困境:2019-2021 年营收分别为 1.5 亿、2.7 亿、5.1 亿,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 84.71%,但三年亏损分别为 3.3 亿、2.9 亿、7.1 亿。

项目公司(Project)、产品公司(Product)和平台公司(Platform)估值差异巨大——项目公司可能估值不到 10 亿元,产品公司值 30 亿,而平台公司则能超 500 亿。工业互联网想要走向规模化增长,就要从项目走向产品,从产品走向平台,构建的核心能力是:软硬解耦,即硬件通用化,服务可编程

福祸相依的是,这成了工业互联网血亏的根源。从招股书来看,树根互联的增长与亏损都来自于此:操作系统的升级迭代。

软硬解耦背后是一个强大的操作系统,链接海量硬件,与各种工业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时处理高并发工业数据,同时还能储存丰富的工业知识和模型。

根云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就是工业互联网威力强大的 " 大脑 ",截止 2022 年 12 月 31 日,根云平台已接入并激活近 90 万台设备,覆盖装备制造、钢铁冶金、汽车整车及零配件、电气等数十个细分行业领域。

问题是这个大脑的研发非常昂贵。招股书显示,2019 年至 2021 年,树根互联的研发投入分别为:8000 万、1.66 亿、2.84 亿,研发投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 54%、59%、55%。其中,2020 年与 2021 年激增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根云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的升级迭代上。

对比树根互联和同行的研发费用率,树根互联是平均值的 2-3 倍,招股书解释主要是因为目前树根互联处于技术积累及产品沉淀阶段,持续对产品进行快速的版本迭代,研发投入较高。

徐工汉云研发的 HANYUN OS,主要模块与根云操作系统相似。换句话说,工业操作系统成了工业互联网的标配,也成为工业互联网的资金黑洞。另一方,工业互联网企业为了拓展外部客户,减少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需要跨平台、跨领域寻找新客户,与之相关的是,营销费用和定制研发随之上升。

从树根互联招股书可以看出,2019 年 -2021 年,三一集团及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为树根互联贡献了 1.1 亿、1.9 亿、2.9 亿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73.62%、68.24% 和 56.24%。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徐工汉云身上。徐工汉云(曾经的徐工信息)曾在 2018 年挂牌新三板挂牌,2019 年 3 月,徐工信息终止挂牌。当时,徐工汉云就因业务高度依赖徐工集团而引发关注。

徐工信息向徐工集团下属各大工程机械厂商提供物联网终端产品及其配套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数据采集、储存和管理分析服务。财务数据显示,2015 年、2016 年及 2017 年 1~4 月,公司来自江苏省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5.34%、98.97% 和 97.36%,业务区域范围较为集中。同时,徐工汉云来自徐工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1.98%、80.66% 和 85.56%。

2021 年,树根互联加速了商业化进程,除了扎根许久的工程机械、制造业行业,还拓展了汽车汽配、装备制造、纺织、家电产业链等。

但拓展新行业多以定制化为主,在基础的平台上进行适配和二次开发,由此带来前期大规模的成本投入,树根互联 CEO 贺东东曾对媒体表示," 工业互联网有无数的个性化差异,很少可以直接拿来就用,一定是要经过定制开发。" 这也导致了智能制造 IIoT 解决方案的成本占据总成本的 70% 以上。

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来说,如果想减少对母公司的依赖,就要不断开拓新客户;新客户越多,场景就越复杂,研发投入也就越大。

03

产业基建,规模化复制

在投入大、亏损多的情况下,工业互联网为什么关注度不减?

政策支持始终是工业互联网的底气。2020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 " 新基建 " 范围,工业互联网成为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

有地方政府工信部门负责人表示,产业集群是我国产业的特点,但缺乏提供给中小企业的产业基础设施。" 过去我们有生活性的基础设施,但是没有产业的基础设施。对中小企业来讲,谁来给中小企业来建基础设施?新基建把工业互联网纳进来,就是要求工业互联网平台负责做出一个公共的产业级的基础设施。"

"地方政府现在在抓产业,核心抓手是链长制,把链长制跟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在一起,这是黄金搭档。这二者的组合也许就是工业互联网的下一个爆点。" 该负责人指出。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集群中的效果确实不容小觑。

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将佛山定制家具产业链上的企业串联在一起,让板材优化利用率达 90% 以上,生产效率提升 10% 以上,订单交付期缩短 5 天;可以给广州的服装生产提供一站式柔性供应链服务,效率比传统人工提升 5 倍;也可以给 3C 制造企业的工厂提供实时车间生产进度,无须再耗费人力盘点库存。

更重要的是,工业互联网在个别领域已经找到规模化的突破口。

AI 质检和设备运维是目前工业互联网最成熟的场景。AI 质检指的是,高速摄像机拍摄产品图,后台计算机视觉模型来检测产品质量。IDC 报告指出,在 2021 年,AI 质检已经从试点探索转向规模化复制。目前,AI 质检在 3C 电子、汽车制造、钢铁化纤等原材料、快销品等四个行业已经实现规模化复制。

比如在 3C 电子行业,耳机、手机等产品的结构件检测,已经从人工检测转变为 AI 质检;在汽车行业,无论是零部件检测,还是整车组装之后的表面检测都通过 AI 质检来实现。甚至在快销领域,快销品的包装印刷、产品杂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来检测。

设备运维、安防、节能都是工业互联网可以规模化复制的场景。

设备运维指的是设备的预测性维护,从过去的故障出现再去维修,到现在工厂提前知道停机时间,提前做好运维。工厂产线也从人工控制变成 AI 去控制。" 在石化、钢铁等很多原材料行业,如果把整条产线比作一辆汽车,过去是手动开车,现在通过 AI 系统,已经变成了定速巡航,由系统帮你自动控制产线。"IDC 补充。

这倒有些暗合 GE 最初的设想。当时的 CEO 伊梅尔特曾用一组数字说明工业互联网的效果:飞机引擎养护效率每年提高 1%,就能降低 2 亿 5 千万的相应成本;每年在发电中节省 1%的燃油,就能帮世界经济增长超过 40 亿美元。

百度工业互联网副总经理黄博认为,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刚刚从萌芽期来到成长期的前端,等待一个爆点。之前的努力都在打基础,统一思想。

树根互联在招股书中为自己的亏损辩解称,工业互联网行业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行业竞争格局尚未成型,发展模式更迭较快,具备较强技术积累以及实施经验的企业有望在将来的竞争中逐渐形成领先优势。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工业互联网之路道阻且长,而树根互联向真正意义上的工业互联网第一股冲刺,其勇气值得致敬。" 操作系统需要很高的技术能力和持久的技术投入,看起来,树根互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IPO 是一个关键时点。"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dzx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邮箱 : 905 14 41 07@qq.com